回到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浔阳晚报:105岁老人的幸福人生
作者:九江一中 时间:2010-8-26 点击:10757


实习生 魏菲    记者 吴业园

精通英、日、俄三种外语,学生称其为“活字典”
投身教育事业80春秋,一生淡泊名利

  蔡君岑老先生生于1906年,是九江市区目前最年长的男性老人。今年已是105岁高龄的他,管蔡公时烈士叫叔公,他也是当今在世的唯一亲近过蔡公时烈士的亲人。8月24日下午,在蔡老的儿子蔡锦书家,记者见到了蔡君岑老先生,105岁的他仍然精神矍铄,腰板硬朗。 

  青年时代投笔从戎 

  在市中心幼儿园旁边的小区里,记者找到蔡锦书的家,并见到了百岁高龄的蔡君岑先生。此时的蔡老已经不能健谈了,主要是其子蔡锦书代为接受采访。
 
  据蔡锦书介绍,父亲是土生土长的九江人,在九江乡村师范学校(一中前身)毕业后,上世纪20年代,18岁的父亲和爷爷为了谋生,到广州找到蔡公时先生,在叔公家住了两年。由于叔公蔡公时曾两次东渡日本,因此他的日语很好,也正是这个原因,好多涉及日本的事宜,孙中山大多交给蔡公时交涉。后来经蔡公时举荐,蔡君岑进入了黄埔军校二期读书。
 
  “父亲跟他说过,蔡公时在工作之余都会无微不至亲自照料他,并经常教育父亲‘要爱国,要革命。’”蔡锦书说,父亲一生深受蔡公时的影响,所以他跟同学积极参加了第二东征。但不幸的是,在第二次东征中,他的大腿被子弹射穿,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军旅生涯。 

  伤势痊愈后,蔡君岑回到九江,重新回到母校读完高中,后来考取了武汉大学法律专业。蔡锦书说,武汉大学同学会一直都跟他父亲有书信联系。1935年毕业后,蔡君岑在武汉行营做法律方面的工作,后又回到九江教书,最后从九江市委党校退休。 

  逃难路上不忘教学
 
  蔡锦书说,抗战爆发后九江沦陷,父亲不得不举家逃难。“那时,我已经出生了,父亲挑着箩筐,将我放在里面,一家大小走上了逃难之路。”蔡锦书说,他是1937年出生的,当年他上面还有哥哥姐姐,全家生活很苦。从九江到瑞昌再到武宁,沿着靖安进入湖南,最后到达兴国直到抗战胜利。 

  蔡锦书告诉记者,父亲一身正气,身上书生气很浓,在逃难的路上不忘爱国教育。“他走到哪都要找一份老师的工作,学校缺什么样的老师,他就教什么。父亲对教育注入了全部的感情,在那个艰苦的时代,只要是能教书,工资就是再少他也愿意去。”蔡锦书说,从小的他和哥哥姐姐都是赤脚长大的。 

  当时,蔡君岑老人的黄埔同学,也是他的下铺学友——国民党将领王耀武曾带兵路过赣南时专门找到蔡君岑,并资助了蔡君岑100块大洋。抗战胜利后,王耀武任山东省主席,力邀蔡君岑去山东任教育厅厅长一职,面对高官厚禄,蔡君岑拒绝了,他选择了回九江母校教书,选择了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 

  淡泊名利教书育人 

  由于目睹蔡公时的学问、人品,蔡君岑毕生追求知识,他几乎教过所有的中学课程,还曾经是九江市地理学会的理事。他的学生、武汉大学毛治中教授生前曾说:“蔡老师当年是九江地区的大才子。” 

  蔡锦书谈到父亲老年生活时,无不自豪地说:“父亲的学生和学校都称其是学识非常渊博的‘活字典’,是九江一中解放后的第一任校长。当年九江一中的著名的‘三蔡一汤’,我父亲就是那其中的一‘蔡’。由于父亲精通英、日、俄三种外语及中国古典文学。他的学生和一些单位都会来向他请教。” 

  改革开放之初,蔡君岑老人退休在家没事,觉得不能辜负人生,便找来邻近的孩子,教他们学英语。他教英语和别人不一样。首先,他不收学费,谁来他都教,包括中小学生和准备考职称外语的人员。其次他不讲时间,你什么时候来,他什么时候教。即使正在吃饭,他也会马上放下饭碗,给人批作业,教人朗读。孩子们学得久了,他会拿出自己的糖果饼干,这个一块,那个一颗地分给大家吃。 

  “生活不讲究,心地善良,教学认真”是蔡老先生学生对他的评价。他不为外界所扰,投身教育事业,一干就是80个春秋。他一生淡泊名利,数十年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蔡君岑老人1928年结婚,和夫人一起生活了数十年。夫人在世时,蔡君岑经常搀着夫人在校园里散步,路过食堂时,他们会从食堂丢弃的菜根菜叶中,挑出还能吃的带回家。困难时期,他带着未成年的儿女挖野菜、捉田鼠,让孩子们识别一切可供食用的野生动植物,培养他们应对一切困难的能力。 

  蔡锦书说,因为父亲一生深受蔡公时的“要爱国、要革命”的教导,所以他的兄弟姐妹都被父亲送去参军或报考军校。“父亲有10个子女,好几个都是军人,其中我的大姐现在是正师级。”蔡锦书说,现在大家庭有93个人了,子女们对父亲都很孝顺。 

  受蔡君岑的影响,其弟弟也走上了军人的道路,当上了铁道兵军事学院校长。上世纪七十年代,蔡君岑住在北京的弟弟家里,当时弟弟要用车带他到北京各处游玩,他不去;弟媳给他做好吃的,他生气,说他不是去吃东西的。他整天把自己圈在书店里,包括外文书店,每天扛着一摞书回来。 

  他曾经说,对子女他要采取“四不主义”:即“不批评、不指导、不希望、不要求”。他对孩子们不提任何要求,不要求他们为自己过生日,不要求他们一起过上团圆年,他担心他们互相攀比。 

  “父亲现在要住我家,是因为我旁边是学校,每当学生唱歌朗读时,他都会趴在阳台看。”蔡锦书说,父亲是想在最后一段路程中能听到学生的声音,感受学校的气息。 

  如今,蔡君岑老先生已走过了105个春秋,从动荡年代到现在的太平盛世,老人经历了太多的变化。现在,老人在这样一个太平盛世安享晚年,膝下子孙承欢,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原载《浔阳晚报》2010年8月26日)

版权所有: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
地址:九江市滨湖路1号 邮编:332000
电话:0792-8135193(党政办) 8238623(党政办) 8238625(南门湖校区招生办) 8251390(八里湖校区招生办)
传真:0792-823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