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九江日报:校园“淘课”益处多
作者:九江一中 时间:2010-12-15 点击:10125


实习生杨丽

  课程犹如摆在货架上的商品一样,任学生选择,这种情况在大学里司空见惯,然而,现在“淘课”渐渐在我市中小学兴起,这要归功于“校本课程”的开展。所谓“校本课程”,即与“国家课程”相对,学校自主决定,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地方性、特色性课程。“校本课程”实现了课程决策民主化,课程选择多样化。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以多样化社会资源为基地、以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为宗旨的课程体系,犹如一家“课程超市”。“超市”内的“商品”琳琅满目,有古色古香的《三字经》、《弟子规》,有甜而不腻的“陶艺制作与欣赏”,还有简单实用的“劳动技术与指导”,涉及到文学、科技、艺术、体育、社会等各个方面。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求知欲、学习兴趣、情感与态度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族民间舞蹈、形体、合唱团、声乐、排球、篮球、艺术制图、心灵成长导航……”面对如此丰盛的课程大餐,今年高二的刘同学可是着实烦恼了一番,经过几番对比她“淘”出了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制图课程。她就读的九江一中常年开设的“校本课程”有100多门,分为借鉴已有课程进行改编的课程,整合2门以上学科知识的课程,对原有国家课程进行补充的课程,对国家课程进行广度或深度拓展的课程及依据教师专业优势、及学生成长需要新编的课程五大类,供学生自主选择。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教师依据个人的专业优势,校内外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向来自主开发校本课程。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可以缩小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之间的距离,使课程计划更符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教师针对自己设计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得教学从单向传授变为双向互动,营造了师生共同研究的学习氛围。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须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能否开出学生满意的课程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项挑战,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老师的专业能力得到发展,课程开发的能力与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校本课程”开设后,授课环节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接受度。“我校‘校本课程’采取的是学生走班和教师走班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学生走班主要在艺术、体育、心理类课程中展开,其他课程则采取教师走班模式。”市一中科研处主任任爱翔介绍说。该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寻找到了适合校情的授课模式,既可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各类场地和设施、设备,又可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并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受益面。

          (原载《九江日报》2010年12月14日)

版权所有: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
地址:九江市滨湖路1号 邮编:332000
电话:0792-8135193(党政办) 8238623(党政办) 8238625(南门湖校区招生办) 8251390(八里湖校区招生办)
传真:0792-823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