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九江日报:濂溪风骨,香远益清——周敦颐与九江一中
作者:九江一中 时间:2007-8-31 点击:13948


李恂生   

  九江一中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为九江地区最早的现代公立学校,其前身九江府中学堂,是在原濂溪书院的基础上沿袭而来,因此九江一中的间接历史可追溯到北宋嘉祜六年(1061年)周敦颐所筑之濂溪书堂。煌煌九百余年,其历史可谓久远矣。九江曾被誉为“真儒过化之地”、“文章节义之邦”,九江一中的创建是九江现代教育的发轫,推探九江一中与周敦颐的渊源,我们可以看出,历史在不断的继承和创造中得以完整,得以前行。

校 址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自号濂溪,原名惇实,因避英宗讳,改名惇颐、谥元,人称元公,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宋明理学奠基人,祖籍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从24岁始先后在江西修水、南昌、赣州、星子等地方为官,从走上仕途到离职休养,一直注重教育事业,并且身体力行,在九江创建了濂溪书院,在修水、萍乡、赣州、南昌也创立了濂溪书院(或称濂山、宗濂、景濂、清濂、爱莲书院等),开江西书院史之先。
 
  九江濂溪书院,始称濂溪书堂,亦称濂溪祠。宋嘉祜六年(1061年),周敦颐“迁国子博士,通判虔州(今赣州市),道出江州,爱庐山之胜,有卜居之志,因筑书堂于其麓。堂前有溪,发源于莲花峰下,洁清绀寒,下合于湓江,先生濯缨而乐之,遂寓名以濂溪。”濂溪本是周敦颐故里之名,周敦颐远离故乡,在外地长期为官,一来因为清廉而贫不能返乡,二来喜爱庐山之美,结屋于此,取名“濂溪书堂”,表示侨寓此地,乡关在目之意。该书院历代屡有兴建,数易其址,称谓亦有变更。据清同治十一年(1873年)《德化县志•书院志》记载,九江濂溪书院先后有四个称谓、四处校址:一曰濂溪书院,即早期的濂溪书堂,周敦颐逝世后改为濂溪祠,位于九江市治之南十五里处莲花峰下(今庐山区十里乡)。二曰濂溪港书院,在书堂左大筑学舍二十六楹(一列房屋称一楹),可见规模之盛,后毁,明正统、嘉靖、清康熙、乾隆时先后重修。明清时期又在浔阳城内建过两所濂溪书院,一曰丰储坊濂溪书院,为明嘉靖年间兵备道陈洪濛建,院内有濂溪祠、无极堂、书室五幢、学舍四幢等建筑,清末已废弃。二曰新濂溪书院,在世德坊南,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知府初之朴建,嘉庆、咸丰、同治间多次重修,原是祀濂溪先生神位的地方,后来成为青年学子受业习艺准备参加科举的场所。清末,在此基础上兴建九江中学堂。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校规模的扩大,九江一中从创办至1928年的先后名称有九江中学校、省立第三中学、省立九江中学、省立第四中学,当时,校址分设三处,新濂溪书院一直是校址一部分。1927年秋设在旧址(今莲花池)的九江中学的女子部改为九江女子师范学校(解放后改为九江师范),1928年经江西省府137次省务会议决定,将原北洋政府第一师师长、九江镇守使邓如琢的私家花园别墅(今之甘棠湖南岸、滨湖路1号)永久拨给省立第四中学。经过修缮、扩建,1930年分处府圣庙(20世纪60年代开辟朝阳路时,将府圣庙分为两段,即后来的朝阳小学和朝阳路的新华书店)和旧试院(俗称考棚,即现在的龙山小学)的初、高中部全部迁入。从此形成了一所颇具规模的完全中学,学校的发展有了新的天地。

办 学

  濂溪书院绵延八百余年,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堪称九江书院史奇观。
 
  周敦颐始筑书堂,当是从个人退隐会友读书蓍述着眼。真正成为书院,始于1071—1072年间,即周敦颐知南康军时,尤其是在隐居书堂讲学之后。他潜心著述,留下了《太极图说》、《通书》—宋代理学的开山篇,从而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宋代理学的鼻祖,即客观唯心主义的开创者,对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产生极大影响。不仅如此,他还培养了声名煊赫的两名弟子:程颢、程颐两兄弟。他们是早年由周敦颐在南安(今南康县)因程父程王向之托而收留、受业于濂溪书院的,程颢受周敦颐影响更大些,二程后来都成为宋代著名理学家。宋元之际学者吴澄(1249—1333),江西崇仁人,官至元代翰林学士,他曾在濂溪书院一边休养,一边讲学,认真阅读院中藏书,研究理学,折中于朱(熹)、陆(九渊)两派,知名一时。
 
  濂溪书院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哲学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在理学发展史上,更处于其他书院无法比拟的核心、灵魂和渊源的显赫位置。历史上到九江濂溪书院求学、游学、拜谒、寻访者,可谓连绵不断。许多名人诸如黄庭坚、苏轼、“二程”、朱熹、王守仁等等,都曾在此驻有足迹。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朱熹撰《濂溪先生祠堂记》、《濂溪先生画像记》。两年后,他知南康军,不仅怀着对先师敬仰之情,遍访元公当年在南康、庐山、江州的遗迹,修缮先生旧居,建“爱莲碑”、题“爱莲匾”,还亲自把白鹿洞书院的生徒带到山北拜谒濂溪祠。“我率诸生拜祠下,要令今古播清芬”,可见参拜的情景与目的。
 
  书院的创办之初带有浓厚的私人讲学交友的痕迹。“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鸣琴。数十黄卷轴,贤圣谈无音”(周敦颐《濂溪港》)记载了濂溪书院初期状况。到后来,基本上由官府办学。重建、修复的资金由府、县承担。即如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云:“(濂溪先生)后百余年,象之先君子守九江,为建拙堂及爱莲堂于祠之侧。又其后,象之季史观之为德化宰,新造祠宇、书院、讲堂,为屋数十间,仿白鹿洞院例,招致名儒以为堂长,诸县举秀民以为生员,仍置田租以赡之,至今不废。”“乾隆二十一年知府董榕复移建(濂溪书院)于莲花峰下。后因莲花峰头涧水潮湿,风雨飘摇,肄业学子不能安居,屋遂倾圮。二十八年,知府温保初对肄业诸生每月于府学明伦堂考课,给以膏火,至今因焉。”(录同治《德化志》) 

  九江一中创办之初承袭了濂溪书院的办学模式和招生方法,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开始实行新政的形势下,九江知府孙景裴以原濂溪书院为基础,筹集经费,置办校舍,延聘教习,创办了九江中学堂,知府任学堂监督,地方绅士张益葆任副监督,主持学堂事务,教习均为地方上硕儒,如杨秉笙、王恒(举人、国会议员),他们亦是追随孙中山的同盟会员,不过包括驻校监督在内,教习也仅三五人,学员约五十人左右。当时办学章程有如下规定: 

  (一)学生数额,暂以四十名为额,俟经费充足,再议推广。 
  (二)五县学生数额,拟德化十五名,德安五名,瑞昌六名,湖口七名,彭泽七名。再于正额之外,不拘县分配备取十名,如各县年送学生不敷正额,另由该县补送,如候两个月不送,准以备取生供补。 
  (三)备取生俟正额出缺,按县分别供补,其未足数,如有志向学者,准其随班听讲,惟不宿学舍,不供膳食。 
  (四)所取学生须年在十五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身家清白、文理通顺、志趣纯正、体质强实、无嗜好者,方为合格。先期父兄家属邀请邻族,出具保结,让其报名投考。该县即按定额加一、二倍录取,给文送府,听候甄别。

  这个章程,对于学堂规模、学额分配、学生入学条件、招考录取方法、生活待遇等方面,均有规定。当是与原濂溪书院一脉相承。许德珩在《我的回忆》中记述道:“19岁那年(1909年)我考取了九江中学(其前身为濂溪书院)。”对此有所证明。至今九江一中面向各县定额招生的传统仍保留未辍。创办之初,学堂尚未摆脱旧书院性质,课程设置单日读经,双日读史,算学每天一堂课,英文授课断断续续。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才增设理化课程,增添一些理化仪器。辛亥革命后,根据国民政府规划,于民国元年(1912年),该校由江西省教育司接办,改名为“九江中学校”。至此,濂溪书院宣告结束。

校 训

  周敦颐被尊为“道学宗主”。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摹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通书》)。这一理论框架中由《通书》表达的理念是以《中庸》认为:只有天下至诚,才能尽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才可以助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并列。“诚者,天下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者自我,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是君子追求的道德目标。
 
  从处世为人来看,周敦颐一方面“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另一方面又有一种廉退之风,“孤风远超,寓怀于尘埃之外”(蒲宗孟《周敦颐墓谒》),在仕途上进退怡然,不以为意,为当时儒者树立一个出则做官利名,处则独善其身的典范。其情操被后世视为人格美的楷模。

  正因为如此,二十年代后期,九江一中的前辈们将“诚”作为校训是有其深厚的历史与人文背景的。1941年编撰的《江西省立九江中学一览》就记载了“校训释义”:
 
  诚有四义:一曰纯洁,二曰光明,三曰真实,四曰不息。人苟能除万念而无私,则心地自尔纯洁,夫是之谓明于耻。人苟能严取予而无贪,则前途自尔光明,夫是之谓励于廉。人苟能务实而不虚,则行为自尔真实,夫是之谓谨于义。人苟能遵纪而不紊,而人事容止之表现自可与天理之节文同为悠久不息,夫是之谓笃于祀。是则诚之四义,实与管仲四维之道相通,故本校校训“诚”之一字,与各校共同校训“礼义廉耻”四脉络连贯,二而为一者也。谨识其义于此,愿与全校师生共勉之。
 
  该校训巧妙地将当时社会的共同要求以一“诚”字涵盖,且配以心形图案,可见对周敦颐倡导的“诚”心仪之深。在此之前,1914年至1927年的省立三中时期,就以“端、毅、朴、诚”四字为校训,释义为“端以立吾品,毅以遂吾志,朴以存吾真,诚以待吾类。”在此之后,1933年由省立四中改名的省立九江乡村师范提出的教育目标的第一条就是:“养成诚实无欺之青年”,要求学生“三化”中的“生活艺术化”之二即“待人务求诚恳宽厚”。1937年心理建设年的方案就规定以“诚”字为心理建设之原动力,乡村附小的训育工作亦是围绕“诚、朴、恕、毅”四字进行的。1930年学校迁至甘棠湖南岸的今址后,进校门厅的照壁上就是赫然大字——诚。如今九江一中继承校史传统,将校训定为“严、实、诚、勇”四字,释义为“严以治学,实以求真,诚以立身,勇以遂志”。每一时代都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和教育目标,校训释义固然有不同,但对真理(或接近真理)的探索精神应是一致的。在我们这个时代,对校史传统一定会有所扬弃,优良者必定发扬光大之。

象征物——莲

  莲,是元公独爱之物,濯缨有溪,堂前有莲,有九江筑书堂以后两年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因之把书堂又名为“爱莲书堂”。我揣测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莲”、“濂”同音,以表故里的怀念,二是因为“莲”又与“廉”同音,“廉”是他追求的道德准则,“莲”更深层次地象征了自己坚贞不渝的理想、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文中,周敦颐还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慨叹:“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实,在他身后,历史上众多名家以“濂”、“莲”为主题撰写了不少诗文、匾额、碑刻,九江历代的濂溪书院无论怎样变更地址,都开凿了莲花池,养植莲花,以表示精神上的相通,表达对先生人格与学说的仰慕之情。明嘉靖年间(1522--1527)九江知府苏致中,也在府学前开池五亩,种植莲花,至今九江市区仍有“莲花池”地名。九江一中(当年为省立四中)于1930年搬迁到现址时,开凿了半亩圆池作为莲花池,至今仍在,池中有假山,立有仙鹤,学校又加以修葺,配以喷泉,周围建了古典式亭廊,并矗周敦颐石雕塑像,以表示永久的纪念。
 
  “浔阳遗俗堪垂则,湓浦流风又策勋”(朱熹《谒濂溪祠》)。《江西日报》1993年6月22日载文曰:“最近,专家考证,鲁迅、周恩来分别为周敦颐第二十代和二十一代嫡孙;今年适逢周敦颐宗亲总会成立五十周年大庆和周敦颐逝世九百二十五周年,世界各地的周氏宗亲总会将组团到九江祭扫周敦颐墓;九江市政府决定成立九江市濂溪古迹修复小组,并拟于今秋在九江市举办一次纪念周敦颐逝世九百二十五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年10月21日香港周氏宗亲会,湖南道县、广东顺德、南昌等地周氏宗亲40余人来浔祭祖,并到九江一中参观访问。香港周氏宗亲会对九江一中继承濂溪书院传统,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声誉,成为省内外知名学校表示由衷欣慰。作为继承一代学人办学传统、具有悠久历史的九江一中欣逢建校105周年。一百多年来,九江一中培养出近3万名毕业生,400多名博士,其中有著名社会活动家许德珩,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祖洽,著名画家蔡若虹,十六大中央委员、广州军区副政委周遇奇中将,江西省副省长、博士生导师胡振鹏,全省高考四状元郑彤、聂开文、黄小玉、黄金星等。现在学校占地面积1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在校班级56个,学生3200人。是九江市示范性重点中学、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江西省德育示范校、江西省校本课开发与研究实验基地、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足球)学校、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九江市外事接待单位。先后获得全国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团委、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足球)先进学校、省德育工作先进校、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等上百项市级以上集体荣誉称号,成为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学校。目前,全校上下正同心同德,踏实工作,努力学习,不懈追求教育的幸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深信在今后的岁月里,九江一中定会弘扬濂溪风骨,开创辉煌未来。

参考资料
    《江西省九江一中校志征求意见稿》(1902--1997)
    《九江市教育志》(中华书局1996年版,九江市教育志编委会编)
    《江西学府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张伊主编)
    《庐山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民国}吴宗慈编撰,胡迎建注释)
    《理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姜广辉著)
    《周敦颐与九江的渊源》(《九江日报》1996.9.12第四版,凌凤章著) 

  登载于2007年8月30日九江日报B4版 

 

版权所有: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
地址:九江市滨湖路1号 邮编:332000
电话:0792-8135193(党政办) 8238623(党政办) 8238625(南门湖校区招生办) 8251390(八里湖校区招生办)
传真:0792-823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