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九江日报:校兴科研 科研兴校——写在九江一中被评为全省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之际(4)
作者:九江一中 时间:2009-3-13 点击:10211


周明学   本报记者 丁建伟

  教育科研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现实意义来看,教育科研可以为学校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从长远影响来说,教育科研也是提高学校干部、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许多名校的办学经验也表明:科研兴校之路是学校兴旺发达、蓬勃发展、创建品牌的成功之路;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可以说,不搞教育科研,学校就没有后劲和出路。因此,学校要可持续发展,要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就必须开展适合本校实际的教育科研活动。

  基于上述认识,九江一中的领导班子提出了“校兴科研,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他们认为,首先必须处理好“科研兴校”和“校兴科研”的关系,它们的关系应该是先有“校兴科研”,后有“科研兴校”。真正的科研需要满意的投入,不仅包括经费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有领导精力和学校政策的投入。如果没有“校兴科研”,“科研兴校”永远只能停留在概念层面。所以九江一中确定了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科研优先发展,对科研工作从机制上、政策上确保人力、财力、物力的倾斜和支持。他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建立科研工作运行机制。(1)建立健全组织管理系统。在省内中学中,率先成立了科研处。它是学校管理教育科研的常设机构和中层职能部门。同时学校成立了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对全校教育科研的领导和管理,使教育科研工作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目前已形成“校长室领导、科研处组织、教研组协同、课题组实践”的教育科研格局。(2)建立健全制约、激励机制。建章立制是规范科研的重要手段,是建立良好科研运行机制的重要措施。学校先后制定并完善了《科研处工作制度》、《科研处主任责任》、《教师科研课题管理条例》、《校本培训制度》、《“希望杯”奖励条例》等规章。对各级职称的老师的科研任务都作出了相应的明确要求,对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和课题组进行奖励。

  二是建立科研成果交流阵地。创办了《九江一中学报》、《九江一中报》、《德育探索》、《读书笔记》等校内报刊,为教师研讨、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园地。在中学创办学报,九江一中可能是全国第一家。《九江一中学报》至今已出版25期,《九江一中报》已编辑34期,《德育探索》已编辑19期,《读书笔记》已编辑3期,已发表教师的教学教育论文1000多篇。其中许多论文达到了国家级专业刊物发表的水平。

  三是建立基本的科研队伍。选派老师到国内外一批名校学习、考察,选派老师到北师大参加了“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支持老师攻读教育硕士,鼓励老师参与课题研究,加大优秀青年教师引进和培养的力度,举办学术报告会——“濂溪大讲堂”,这些都是为打造一支学者型的教师队伍,希望每一位教师都是研究者,都能够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四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九江一中的校本教研活动已经形成了三大类型,即以课例为载体,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型教研活动;以课题为载体,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型教研活动;以读书为载体,以读书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型教研活动。

                                          (原载《九江日报》2009年3月13日第二版)

版权所有: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
地址:九江市滨湖路1号 邮编:332000
电话:0792-8135193(党政办) 8238623(党政办) 8238625(南门湖校区招生办) 8251390(八里湖校区招生办)
传真:0792-8238623